大悟县高店乡立冬窖藏节:千户农家地窖存红薯过冬,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位于湖北省大悟县的高店乡,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近日,正值立冬时节,高店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立冬窖藏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与。在这个节日里,千户农家纷纷将红薯存入地窖,为寒冬储备食物,传承着千年的农耕文化。
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立冬时节储存食物的习俗。而大悟县高店乡的立冬窖藏节,便是这一习俗的生动体现。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将收获的红薯清洗干净,晾晒至半干,然后一层层码放在地窖中,为寒冬储备食物。
高店乡的地窖历史悠久,据传已有千年之久。这些地窖大多是用黄土、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既保暖又防潮。地窖的入口处往往设有石门,村民们会在石门上挂上红布,寓意着吉祥如意。走进地窖,一股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这是村民们将红薯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醇香。
红薯,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在高店乡,红薯的种植面积广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薯地。立冬时节,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将红薯挖出后,经过晾晒、筛选、分类等工序,最后将红薯存入地窖,为寒冬储备食物。
立冬窖藏节当天,高店乡的村民们纷纷来到地窖前,举行隆重的窖藏仪式。村民们将红薯一层层码放在地窖中,同时向地窖献上香火,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祖先智慧的致敬。
在立冬窖藏节期间,游客们纷纷来到高店乡,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他们走进地窖,亲手体验红薯窖藏的过程,品尝地窖中储存的红薯,感受着千年农耕文化的魅力。此外,村民们还向游客们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织布、剪纸、编竹等,让游客们大饱眼福。
立冬窖藏节不仅丰富了高店乡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大悟县高店乡的民俗风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总之,大悟县高店乡的立冬窖藏节,是一场传承千年农耕文化的盛会。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用红薯窖藏的方式,为寒冬储备食物,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防近视工程助力10万学生,升级护眼照明设备,点亮光明未来”
- • 汉川市渔俗文化馆盛大开馆,AR技术重现百年婚嫁盛况^[汉川]^
- • 全国蔬菜产业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云梦,引领行业迈向标准化新时代
- • 社区广场戏曲擂台赛开锣,楚剧、京剧票友同台竞技,共赏国粹盛宴
- • 应城市汤池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榜单,温泉民宿预订量翻倍增长^[应城]^
- • 朱湖湿地民宿集群引资20亿元,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县招商助力武汉“后花园”建设
- • 应城化工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养,年输送5000优秀人才
- • 槐荫大道美食街新晋网红店推荐:孝感米酒新玩法——冰酿米露,唤醒你的味蕾!
- • 汉川市刘家隔镇谷雨采茶擂台赛:采茶女指尖飞舞破纪录^[汉川]^
- • 膏盐文化节盛大开幕,4D光影秀惊艳还原千年地下盐矿
- • 云梦鱼面签约东南亚超市:海外华人乡愁美食年供万吨,传承家乡味道
- • 云梦县倒店乡“积分制”管理试点:垃圾分类新风尚,村民生活更美好
- • 冬季温泉之旅:汤池、天紫湖等五大温泉测评指南
- • 汉川市职校“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60%,企业工程师兼职授课成常态,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汉川]^
- • 应城市教育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精准监测10万学生体质健康变化
- • 孝感方言语音数据库全面普查建档,传承地方文化瑰宝
- • 安陆襄阳携手共建汽车铝材供应链,助力特斯拉二级供应商发展
- • 安陆油茶产业升级,15万亩基地助力农户增收8000元
- • 云梦农产品加工园晋升国家级,年转化粮食80万吨创收超百亿^[云梦]^
- •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发展
- • 大悟茶油小龙虾预制菜走红:真空锁鲜技术锁住“现炒锅气”
- • 孝南区“拿地即开工”改革扩面,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助力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汉江流域非遗武术邀请赛:岳家拳、孔门拳高手云集,传承千年武术文化”
- • 汉川市马口镇光电产业园签约超30亿,Mini LED芯片项目填补湖北空白,助力湖北光电产业腾飞
- • 安陆钱冲古银杏群落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村”称号,生态旅游新亮点
- • 汉川莲藕奶茶爆火:藕粉挂壁+桂花冻,武汉茶饮店日售3000杯,成为网红新宠
- • 湖北首个“零碳产业园”落户孝感临空区,新能源巨头争相入驻
- • 孝感元宇宙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度、商汤等20家AI企业签约,虚拟现实产值目标百亿
- • 武汉都市圈农产品展销中心落户毛陈镇,年吞吐量达50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全球市占率超40%,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孝感米酒产业年产值破百亿,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 • 物理学家田长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落户孝感,推动科技创新与交流
- • 叶家庙遗址揭示史前水利奇迹: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实证
- • 安陆市烟店镇“区块链+稻米”溯源系统上线,产品溢价30%畅销北上广
- • 武汉都市圈医保“一卡通”落地,孝感参保人异地结算免备案,便捷生活再升级
- • 孝感夜间法庭上线:涉企纠纷24小时在线调解,为企业保驾护航
- • 云梦县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校企合作助力文创产品开发^[云梦]^
- • 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开放体验:跟随师傅学揉“银丝面”,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 • 孝感雕花剪纸国际邀请展开幕,30国艺术家共话“纸上乾坤”
- • 湖北职院激光专业荣登国家“双高计划”,全国领先地位确立
-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百万农村人口共享清洁水源,迈向美好生活”
- • 马来西亚孝感同乡会盛大成立,启动“万里寻根”数字家谱工程
- • 安陆市孛畈镇“石敢当”习俗调查:百年辟邪石刻数字化存档^[安陆]^
- • 孝感小龙虾预制菜走红,中央厨房助力养殖户订单生产,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云梦县“一校带多点”工程助力城区名校远程联教村小,共筑教育均衡发展新篇章
- • 孝感护林员张卫国荣膺“荆楚楷模”,30年坚守山林,谱写绿色传奇
- • 大悟县教育改革再迈新步:32名校长摘“官帽”竞聘上岗
- • 汉川莲藕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价格翻倍仍供不应求
- • 汉川服装产业直播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千名跨境电商主播
- • 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孝昌农耕文化节首设元宇宙分会场,虚拟收割引热潮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助力项目提速,缩短项目周期60天
- • 孝感籍航天员荣膺载人月球任务,家乡倾力打造航天科普基地助力航天梦
- • 孝昌乡村美食地图发布,30道农家菜成为“舌尖上的IP”
- • 两院院士馆孝感厅盛大开放,12位孝感籍院士成就集中展示
- • “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基金成立,首批30名校长赴沪研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云梦县教育创新,AI作业批改系统助力教师工作效率提升40%
- • 全球孝道研究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孝感,发布《孝感宣言》彰显中华孝道文化传承
- • 安陆市创新举措,设立乡村教师专项津贴,偏远教学点补贴最高达3000元/月
- • 澴河生态修复工程助力20万村民,沿岸村庄焕新变身为湿地公园
- • 孝感校企合作扶贫新举措:贫困学员学汽修,毕业即进车企就业
- • 北宋名相范仲淹孝感治水碑刻重见天日,解码江汉水利史
- • 孝感市重拳出击,关停整改23家高耗能企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 孝感豆丝:一缕乡愁,一锅传承——《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家乡味道
- • 高校设立孝文化基因研究院,解码孝道传承生物学基础
- • 孝南区肖港镇“开秧门”祭神农,传承农耕文明祈丰收
- • 应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获全国认可,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 • 流动医院进深山,贫困村巡回诊疗车年服务10万人次,守护健康最后一公里
- • 澴川河综合治理圆满收官,沿岸生态经济带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孝感非遗大集开市,50项技艺现场展销+直播带货,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孝感豆丝:一缕乡愁,一锅传承——《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家常美味
- • 云梦郑家湖墓地新发现战国竹简,改写楚文化与孝感早期文明认知
- • 大悟县宣化店镇红色剪纸展:百幅作品讲述徐海东将军的英勇事迹
- • 汉江生态经济带防洪提升工程全面竣工,筑牢绿色发展安全屏障
- • 清代女诗人王梦兰手稿回归故里,AI技术助力修复破损诗稿47首
- • “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用服务时长兑换晚年照护”
- • 孝感非遗购物节盛大开幕,50项传统技艺集中展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应城市“云祭祖”平台上线,扫码献花取代焚烧纸钱,绿色祭祀新风尚^[应城]^
- • 汉川市马口窑陶艺传承人收徒,00后学徒复原明代龙纹罐^[汉川]^
- • 15个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戏曲太极课程火爆,乐享晚年生活
- • 孝感首条城市快速路通车,城区至天河机场仅需30分钟,加速城市发展新篇章
- • 孝昌孟宗哭竹VR体验馆:亲子游新宠,传承孝道文化新方式
- • 孝感试点“防返贫综合保险”,为2万户脱贫监测户筑起安全防线
- • 安陆李白文化旅游区年收入破10亿,沉浸式唐城成网红打卡点^[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