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获全国认可,经验向全省推广
近日,应城市教育部门传来喜讯,该市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获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区”。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应城市教育工作的肯定,也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应城市地处湖北省中部,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此次获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区”,充分展示了应城市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成果。
一、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应城市通过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具体措施包括:
1. 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协同育人工作有序开展。
2. 建立家校社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座谈会、社区教育研讨会,增进家校社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 制定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家校社协同育人内容
应城市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1. 家庭教育方面,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 学校教育方面,开展“家校共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家校互动。
3. 社会教育方面,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方式
应城市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方式,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1.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2. 开展“家校社共育”项目,鼓励家长、教师、社区工作者共同参与,形成育人合力。
3.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对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不断优化育人模式。
应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据悉,应城市的经验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以推动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总之,应城市获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区”是对该市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城市将继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成立,快递外卖员将享免费体检福利
- • 孟宗孝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学者共话“二十四孝”的当代价值
- • 孝昌苗木产业助力扶贫,3.8万人年人均增收超5000元
- • 孝感主城区新建12所中小学,助力破解“大班额”难题
- • 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全球市占率超40%,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孝感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开启800名学生新篇章
- • 日本NHK拍摄《长江文明》纪录片聚焦孝感民俗: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
- • 孝感米酒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年出口量激增200%
- • 黄龙湖马口陶非遗体验馆盛大开馆,亲手制作千年窑器,传承匠心精神
- • 云梦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崛起,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 • 孝感警民联手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追回赃款2000万元
- • 首届孝文化美食节签约订单金额突破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两院院士馆孝感厅盛大开放,12位孝感籍院士的杰出成就集中展示
- • 麻糖拉丝绝技惊艳央视:第八代传人现场演绎“千丝绕月”
- • 云梦现代农业产业园迈入智能化新时代:引入300台无人驾驶智能农机
- • 汉江生态廊道孝感段竣工:滨江步道焕新颜,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
- • 观音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赛道穿越万亩樱花林,盛况空前!
- • 孝南区朱湖湿地学校创新开设“观鸟课”,本土生态教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孝昌周巷茶叶迈向欧盟市场,有机认证基地扩至5万亩,年创汇达2亿
- • 千年神树,百年传承:安陆市钱冲村银杏祭祖礼的文化底蕴
- • 吴焕先烈士家书首次公开:AI字迹比对技术助力历史真迹确认
- • 双峰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观星台+篝火晚会玩法全解析
- • 长江深水港孝感码头开港:万吨货轮直航上海,物流成本直降35%,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湖北职院激光专业荣膺国家“双高计划”,全国领先地位再上新台阶
- • 00后选手在汉川市“渔网编织争霸赛”中刷新祖传技艺,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中原突围纪念馆VR革命课堂上线,打造沉浸式“烽火岁月”体验之旅
- • 孝感米酒文化馆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云梦县黄香文化园荣膺省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突破10万人次^[云梦]^
- • 孝感中欧班列国际货运专列周班常态化运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应城市汤池镇首创“乡贤理事会”,筹集300万修葺古民居,传承乡愁记忆^[应城]^
- • “中国纸都”恒安、维达等20家纸企携手共建百亿级智能造纸集群
- • 汉川市田间学校开班,无人机植保培训助力千名新农人腾飞^[汉川]^
- • 膏盐文化节盛大开幕,4D光影秀惊艳呈现千年地下盐矿
- •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应城市蒲阳谜语闪耀非遗舞台,千人竞猜方言灯谜,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拿地即开工”改革成效显著:孝感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至15天,助力30家企业加速发展
- • 孝昌县采莲船即兴唱词赛,八旬老艺人夺冠,传承非遗文化再添精彩篇章
- • AI养殖系统助力猪场转型升级,提升效益显著
- • 汉北河生态养殖带再创佳绩,水产品通过GAP认证溢价30%
- • 华中水产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小龙虾年加工量突破10万吨
- • 孝感公共法律服务提升年:法律援助覆盖率达98%,守护群众合法权益
- • 云梦皮影戏跨界创新:动漫IP联动,吸引年轻观众走进传统文化
- • 云梦县“楚剧进村”工程启动,老戏迷自筹资金建草台班子,传承地方戏曲文化
- • 云梦县清明踏青宴申遗成功:百道野菜重现《楚辞》饮食文化魅力
- • 孝感首家上市公司诞生!某科技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
- • 全国首个“孝治指数”发布:孝感探索基层治理新范式
- •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井下800米盐矿遗址邀您体验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 • 孝感首条米酒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古法风味与现代产能完美融合
- • 孝感古墓群DNA检测揭示:三国名将或源出本地豪族,历史之谜终揭晓
- • 孝感企业与华中科大携手,攻克光通信芯片“卡脖子”技术难题
- • 德国技术助力,我国废旧汽车拆解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量达20万辆
- • 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全新开启,DIY微盆景体验带您回家
- • 台湾青年代表团访孝:两岸学子共编竹简家书,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孝感旅游一卡通盛大发售,仅需88元畅游15大收费景区!
- • 留学生组队拍摄《孝感味道》:YouTube播放量突破千万,展现家乡美食魅力
- • 安油茶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助力10万亩基地户均增收6000元
- • 王母湖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消失20年的银鱼重现,见证绿色奇迹
- • 孝感市重拳出击,关停整改23家高耗能企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 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江苏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汉川杨林沟镇智慧渔场:5G技术赋能,打造全国最大智慧渔场
- • 孝感营商环境再攀高峰,跻身中部城市前十,企业满意度高达96%
- • 中考体育分值提升至70分,素质评价系统全面上线: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
- • 孝感扶贫车间:贫困户变身米酒师傅,2000人年均增收5万元
- • 汉川河蟹节签约额超5亿,蟹王拍卖创3万元新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云梦秦简荣登“国家宝藏”特展,数字复原技术重现战国竹简风采
- • 应城精细化工园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成功跻身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基地
- • 神丹蛋品工业旅游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称号,开启工业旅游新篇章
- • 山区快递提速新篇章:乡村物流无人机配送试点助力当日达
-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发布孝感简牍研究重大成果,揭示古代社会生活新面貌
- • 康熙帝师熊赐履治国手稿数字化,AI分析揭示吏治改革思想新发现
- • 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突破5亿,助力8000户农户发展特色种养
- • 董永公园焕新升级,沉浸式体验“天仙配”传说场景,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针灸推拿服务惠及10万居民
- • 孝昌机械制造产业园智能化升级,引入300台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率达90%
- • 云梦智慧大棚种太空蔬菜,番茄亩产破4万斤创纪录
- • 中职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湖北代表队斩获国赛3金,领跑全国
- • “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基金成立,首批30名校长赴沪研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孝感历史名人数字展登陆大英博物馆,3D打印文物引全球关注
- • 国家级孵化器“澴创谷”盛大开园,全链条免费空间助力创新企业腾飞
- • 跨境电商首单莲藕制品直通北美超市,开启中国美食新篇章
- • 汉川市马口镇光电产业园签约超30亿,Mini LED芯片项目填补湖北空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站花墙》交响乐版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楚剧经典焕发新光彩
- • 孝文化融入地方教育:地方必修课教材与校本读物的创新发展
- • 明代《孝感县志》孤本影印回归,填补地方志空白,再现历史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