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孝感年发电量可满足10万户家庭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和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的案例,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创新思维,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近日,位于孝感的一座废弃矿山成功转型为光伏电站,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0万户家庭使用,成为推动当地绿色能源发展的一大亮点。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著名的“中国孝文化之乡”。近年来,孝感市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在这其中,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的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这座废弃矿山曾是孝感市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矿山逐渐废弃。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孝感市决定将废弃矿山改造成光伏电站。在改造过程中,孝感市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废弃矿山光伏电站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该电站占地面积约100亩,装机容量达10兆瓦。电站采用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具有发电效率高、寿命长、抗风雪能力强等特点。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电站年发电量可达1000万千瓦时,足以满足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废弃矿山光伏电站的建成,不仅为孝感市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同时,光伏电站的建成也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为孝感市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孝感市废弃矿山光伏电站的成功转型,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推动更多废弃矿山、荒山荒滩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助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
此外,孝感市废弃矿山光伏电站的建成,也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政策、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光伏产业在电池材料、组件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市场机制方面,我国新能源市场逐渐成熟,为光伏电站等项目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之,孝感市废弃矿山光伏电站的成功转型,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 •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助力20万小农户增收致富
- • 孝感首届孝文化节盛大启幕,全球华人共话孝道传承
- • 汉江蒸汽六百年 二河三蒸味传四方
- • 太白文化园《醉吟长安》国庆首演,夜幕下的诗意长安惊艳亮相
- • 清明河乡万亩油菜花海航拍攻略:揭秘最佳机位,尽享春日美景
- • 农村留守老人“一键呼叫”应急系统全面覆盖80个村,守护晚年安全无忧
- • 德国电视台聚焦孝感:纪录片《东方孝源》展现当代孝行之美
- • 沃尔玛华中供应链基地落户湖北河南,智能仓储中心助力服务200家门店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启动开发,开启城市新门户建设新篇章
- • 应城市盐穴储气库数字孪生系统成功投用,地下空间开发效率翻倍^[应城]^
- • “孝感‘购代捐’新模式:企业预付定金,助力贫困户农产品销售”
- • 孝南区首座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日韩美妆48小时直达消费者
- • 孝昌苗木交易市场启用区块链溯源系统,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孝南区实验高中科创社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三金,彰显科创实力^[孝南]^
- •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井下800米盐矿遗址揭开神秘面纱
- • 夜间法庭助力企业:涉企纠纷24小时响应,案件执行周期缩短60%
- • 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园建成,10万亩低产林改造完成,助力乡村振兴
- • 5G+北斗导航助力农业现代化,播种系统覆盖20万亩,效率提升50%
- • 汉川莲藕合作社分红:300农户领到“藕田年终奖”,最高8万元喜提丰收成果
- • 《天仙配新传》全国首部沉浸式孝文化实景剧常驻董永村演出,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
- • 应城市“名师工作室”全面覆盖乡镇,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超800人
- • 贫困村残疾青年逆袭之路:开网店年销土特产破百万
- • 县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启用,三甲医院专家“云问诊”常态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太空育种基地落户孝南,13个特色新品系闪耀登场
- • 孝感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多式联运,助力城市交通发展
- • 《民国上将何成濬日记数字化揭秘:武汉会战关键决策细节全貌再现》
- • 孝感建成华中最大优质稻米产业园,单产突破1400斤/亩,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徐海东将军孙女慷慨捐赠革命文物,1947年战地日记本见证历史荣光
- • 门板湾遗址陶器甲骨文前身符号震惊考古界,揭开古代文明神秘面纱
- • 云梦“文旅+农业”融合示范区年营收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康熙帝师熊赐履治国手稿数字化,AI分析揭示吏治改革思想新篇章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董永传说》复排,传承非遗技艺,老艺人带徒传艺
- • 孝感雕花剪纸惊艳亮相联合国非遗展,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
- •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圆满完工,500公里防护栏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 • 孝感非遗馆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VR技术助力百项技艺传承
- • 孝感首条米酒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古法风味与现代产能完美融合
- • 扶贫车间助力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元宵夜,三节龙灯舞与无人机表演共舞,点亮澴河夜空
- • 孝感市设立10亿元科创基金,助力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腾飞
- • 孝感乡村建筑风貌提升:2000栋农房改造,传承荆楚特色,焕发乡村新颜
- • 孝昌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下种菌菇:绿色农业的新模式
- • 云梦县鱼面工业化项目成功落地,日产20万包速食面抢占电商市场
- • 云梦皮影戏《秦简传奇》首演成功,全息投影技术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 • 乡村春晚总决赛精彩纷呈,农民自编小品《打工归来》荣获金奖
- • 孝感乡村人才公寓启用,大学生返乡创业免三年租金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造麻糖礼盒闪耀巴黎博览会,荣获国际食品金奖
- • 大悟鄂豫边冷链物流枢纽正式启用,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云梦郑家湖墓地新发现战国竹简,改写楚文化与孝感早期文明认知
- • 孝感警民联手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追回赃款2000万元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开建,助力城市腾飞,打造区域新地标
- • 应城市杨岭镇“土专家”评职称,37名农民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应城]^
- • 德国技术助力,废旧汽车拆解产业园投产,年处理量达20万辆
- • 汉川仙桃携手共建江汉纺织产业带,联合制定功能性面料标准
- • 云梦皮影戏跨界创新:动漫IP联动,吸引年轻观众走进传统文化
- • 汉川杨林沟镇打造全国最大智慧渔场,5G技术助力万亩水面高效管理
- • 大悟县红色旅游年收入突破15亿,鄂北文旅新地标崛起
- • 立体糖龙人惊艳亮相云梦景区,糖画非遗传承人日均创作百件作品
- •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华丽转身,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湖北工程职业大学
- •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年输出专业人才20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企业与华中科大携手,攻克光通信芯片“卡脖子”技术难题
- • 汉江生态廊道孝感段竣工:滨江步道焕新成市民休闲新地标
-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额突破亿元大关,孵化企业达23家,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孝感荣膺“中国孝文化示范城”,全球首座孝道主题元宇宙体验馆盛大开幕
- • 孝昌县智能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珠三角电子企业集体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安陆银杏生物制药项目投产,黄酮素提取技术国际领先^[安陆]^
- • 《孝感日报》评论:以“敢快干”精神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 • 膏盐文化节盛大开幕,4D光影秀再现千年地下盐矿传奇
- • 澴河沿岸生态补偿金到户,千名贫困村民领到“绿色工资”
- • 汈汊湖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圆满完成,452户渔民成功转型水产深加工
- • 团山茶场创新体验,采茶制茶课定制专属“云雾茶礼盒”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新篇章
- • 应城市蒲阳谜语大赛千人参与,方言谐音灯谜难倒观众,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孝昌县试点“周末公益课堂”:千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 • 孝感市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聚焦六力培育基层治理骨干
- • 孝感第二水源工程通水,百万居民共享徐家河水库甘泉
- • 高校联盟定点支援,助力乡村振兴——农业技术培训300场次成果显著
- • 汈汊湖荷花诗会盛大启幕,全国诗人共赋“千顷莲韵”
- • “雕花剪纸传承人徐惠斌收徒仪式再现传统拜师礼,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安陆市孛畈镇“石敢当”习俗:百年辟邪石刻数字化存档^[安陆]^
- • 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非遗课程,千名老人学皮影练书法,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易迁社区扶贫超市:搬迁户以工代赈,赚取积分换商品
- • 孝感市发布“十四五”收官冲刺目标:GDP剑指350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 长江埠街道试点“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8个社区食堂,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