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全面推进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改造工程,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来,孝感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针对学校食堂这一重要领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近日,孝感市成功完成了200所中小学食堂的“明厨亮灶”改造工程,标志着孝感市在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明厨亮灶”工程是孝感市政府为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旨在通过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将食堂的加工、烹饪、备餐等环节实时传输到校园内外的显示屏上,让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直观地了解食堂的卫生状况和操作流程,从而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
据了解,孝感市此次“明厨亮灶”改造工程涉及全市200所中小学食堂,共计投入资金数千万元。在改造过程中,孝感市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对食堂的硬件设施、卫生环境、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孝感市对食堂的厨房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淘汰了部分老旧设备,确保了食堂的设备安全、卫生、高效。同时,对食堂的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进行了改造,改善了食堂的卫生环境。
其次,在卫生环境方面,孝感市对食堂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进行了清洗消毒,确保了食堂的卫生条件。此外,还对食堂的餐具、炊具等进行了清洗消毒,确保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最后,在操作流程方面,孝感市对食堂的加工、烹饪、备餐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
“明厨亮灶”工程的实施,让孝感市的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食堂的实时监控画面,他们对孩子的饮食安全更加放心。同时,此举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孝感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孝感市在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的过程中,还注重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通过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总之,孝感市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不仅提升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孝感市将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 “矿区工业记忆展盛大开幕:老照片与VR技术共绘“盐都辉煌””
- • 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走进校园,3万市民参与健康筛查,共筑健康睡眠新风尚
- • 孝感公交化班线全面开通,票价下调40%,百万群众共享实惠
- •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成功
- • “十四五”收官之年冲刺:孝感GDP目标锁定350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孝感综保区与RCEP携手,东盟水果加工园签约,年进口榴莲、山竹超10万吨
- • 孝昌农耕文化节首设元宇宙分会场,虚拟收割引热潮
- • “雕花剪纸传承人徐惠斌收徒仪式再现传统拜师礼,弘扬民间艺术瑰宝”
- • 《天仙配新传》:全国首部沉浸式孝文化实景剧在董永村常驻演出,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
- •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助力20万人饮水无忧,水质达标率100%
- • 应城膏盐文化论坛召开,学者揭秘“中国盐运古道”历史之谜
- • 汉川北站高架匝道桥通车倒计时: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再添新动力
- • “红色驿站”进百村:党员代办服务,留守老人办事不出村
- • 应城糯稻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华中最大米酒原料基地崛起
- • 孝感槐荫大道民生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传统文化街区焕新助力商圈经济复苏
- • 汉川莲藕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即食藕汤抢占速食市场先机
- • 孝感酒店引领餐饮潮流,AI定制楚菜宴席打造“千人千味”智能点餐系统
- • 新城镇红色研学基地挂牌,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穿红军装、吃“忆苦饭”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孝感农业无人机应用普及率全省第一,植保成本降低六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乡村美食工坊遍地开花:留守妇女做豆丝月入6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驻村工作队考评机制优化,387支队伍获省级表彰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效
- • 大悟红叶节引入元宇宙营销,游客量增长150% 创新旅游模式引领行业潮流
- • 安陆市洑水镇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出千斤生态稻
- • “乡村大脑”上线:气象预警与虫情监测,一屏掌控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农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覆盖全国乡镇解决千余项技术难题
- • 非洲农业官员研修班连续五年到访考察“孝感模式”: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黄香文化节创新举措:引入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孝德勋章
- • 全球首条量子点薄膜量产线在孝感高新区成功投产,引领光电产业新篇章
- • 大悟县光伏组件安装技能竞赛:产业工人展风采,角逐“光速工匠”
- • 一碗米酒带富一村:肖港镇农户年增收超8万元
- • 孝感市首条“零污染”水产养殖链投产,尾水处理标准达国际水平,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中日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落户孝南,智能温室技术引领农业新篇章
- • “课后服务‘5+2’模式全覆盖,助力学生成长惠及超40万学子”
- • 应城市汤池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榜单,温泉民宿预订量翻倍增长^[应城]^
- • 汉川市马口镇非遗陶艺村开园,陶艺体验助农户增收万元^[汉川]^
- • 孝昌县小河镇重现“十全十美”婚俗,新人跨火盆饮合卺酒,传承千年传统文化
- • 汉川再创辉煌:新增3个“湖北精品”,智能家居出口额同比增长40%
- • 大悟县丰店镇井神生日: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
- • 安陆古银杏群落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千年以上古树达58株,守护历史瑰宝
- • “云梦秦简书法大赛盛大启幕,全球书法家共临“千年律令””
- • 孝感综保区与RCEP深度对接,东盟水果加工园签约,年进口榴莲、山竹超10万吨
- • 孝感米酒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5000元
- • “孝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中日韩专家共话孝道传承”
- • 高铁孝感北站新增旅游接驳巴士,畅游孝感美景无障碍
- • “三节龙·跳鼓非遗工坊惊艳淘宝造物节,单品预售突破万件”
- • 孝感乡村美食争霸赛:农家大妈凭一道豆丝炒腊肉斩获金奖
- • 曲阳河湿地观鸟季盛大开启,黑鹳、白琵鹭等珍禽观测指南
- • “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地,235家企业携手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 • 湖北铝业转型升级示范园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设立,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发展
- • 孝南区肖港镇“共享农机”平台上线,种粮大户年省成本20%,助力乡村振兴
- • 台湾同胞寻根孝感:一碗米酒唤醒70年的家乡味
- • 楚王城遗址公园焕新颜,战国风华编钟表演每日三场再现古韵
- • 孝感米酒文化节万人空巷:百米长桌宴演绎孝文化盛宴
- • 安陆油茶产业升级,15万亩基地助力农户增收8000元
- • 朱湖糯米宴成网红套餐:稻田餐厅日接待游客超千人,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孝感成立楚菜研究院:推动楚菜标准化,传承千年美食文化
- • 孝感乡村建筑风貌整治:荆楚风格农房惊艳世界,荣获联合国设计大奖
- • 中职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湖北代表队荣获三金,领跑全国
- • 大悟县宣化店镇火把节重现,村民夜绕梯田祈丰收
- • 孝感试点“防返贫综合保险”,守护脱贫监测户2万户的幸福生活
- • 战疫中的美食力量:孝感米酒日夜兼程驰援上海方舱
- • 孝感麻糖产业再创辉煌:年产值突破30亿元,海外市场拓展至欧美
- • 孝感米酒:百年老店携手进驻纽约唐人街,传承中华美酒文化
- • 鄂港澳经贸会孝感专场签约文旅综合体项目,港资注入60亿元,助力孝感文旅产业发展
- • 应城盐化工业园成功建成全国首条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示范线
- • 大悟县红色旅游年收入突破15亿,鄂北文旅新地标崛起
- • 观音湖发现野生中华秋沙鸭种群,生态监测站建成启用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湖北工程学院再攀高峰: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助力人才培养
- • 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吸引2000人参赛创纪录,教育界盛事再掀高潮
- • 董永公园七夕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共演《天仙配》实景剧,浪漫氛围弥漫古城
- • 孝感首个“零碳乡村”试点:光伏发电覆盖率超90%,绿色生活新篇章
- • 刘华清故居陈列馆焕新升级,航母模型AR展示彰显海军建设辉煌成就
- • 汉川市创新金融模式,为纺织企业授信超100亿助力产业升级
- • 清明河乡农耕文化节:百架水车竞速灌溉,历史重现农耕风采
- • 云梦皮影戏主题餐厅爆满,非遗荷花宴与《天仙配》共舞
- • 汉川高铁新城破土动工,华中智慧物流枢纽建设扬帆起航
- • 府河湿地生态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热议“湿地与诗歌共生”
- • 孝感市启动“名师领航工程”,致力于培养50名省级名师
- • 观音湖生态移民获“护林员+旅游从业者”双重身份,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孝南区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珠三角地区500项政务异地办理全面覆盖
- • 孝感首个“零碳乡村”试点:光伏发电覆盖率超90%,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