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暨糯稻文化展盛大启幕,千人打糍粑破纪录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在这个充满喜悦与收获的季节,我国某地举办了盛大的农民丰收节暨糯稻文化展。活动现场,千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打糍粑活动,不仅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更刷新了打糍粑人数的全国纪录。
活动现场,彩旗飘飘,欢声笑语。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上午9点,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农民丰收节暨糯稻文化展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主办方为到场嘉宾和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歌曲、舞蹈、戏剧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农民们勤劳智慧的风采。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糯稻文化表演,通过生动的舞蹈和戏剧,向观众们展示了糯稻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紧接着,活动进入了高潮部分——千人打糍粑。糍粑是当地的传统美食,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活动现场,村民们纷纷拿出家中珍藏的糍粑模具,将糯米捣碎成泥,然后揉成一个个圆形的糍粑。随着一声令下,千人同时动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村民们将一个个糍粑摆放在地上,场面蔚为壮观。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打糍粑活动共有1000人参与,打破了全国纪录。这不仅是当地农民们团结协作、勤劳致富的生动体现,更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活动结束后,村民们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回家,与家人共享丰收的喜悦。此外,主办方还设置了农产品展销区,让村民们把自家的农产品带到活动现场进行展销,既拓宽了销售渠道,又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此次农民丰收节暨糯稻文化展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更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活动现场,许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感叹不已。
据悉,今后该地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当地政府也将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我国农业蒸蒸日上,农民幸福安康!
- • 孝感米酒古法酿造工艺: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千年酒香
- • 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医保政策再升级:脱贫人口参保率100%,大病救治病种扩至30种
- • 孝感牵手欧洲技术,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崛起助力“双碳”目标
- • 孝感综保区封关运营首日签约跨境电商项目12个,货值预估突破百亿
- • 云梦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年外销绿色蔬菜超10万吨,助力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 • 安陆市李白诗词吟诵团赴台交流,两岸学子共诵《静夜思》——传承中华文化,共筑青春梦想
- • 孝感籍航天员入选载人月球任务,家乡建航天科普基地,共筑航天梦
- • 孝南区东山头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启用,年转化废弃秸秆10万吨^[孝南]^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孝昌县“采莲船”竞技赛:老艺人带徒传承,即兴唱词比拼精彩纷呈
- • 安陆市城乡低保标准再提升,15%增幅惠及1.8万困难群众
- • 孝南区朱湖糯米酒封坛大典盛启,古法发酵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孝南]^
- • 孝感“乡村CEO”计划正式启动,50名大学生返乡成为“新农人”
- • 中日韩陶艺家齐聚汉川,共话龙窑柴烧技艺传承与发展
- • 大悟山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艺师演绎“三茶统筹”非遗技艺,传承千年茶文化
- • 乡村振兴夜校开课,脱贫户技能培训覆盖率达95%,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健康扶贫成果显著
- • 台湾美食家组团访孝感:一碗米酒架起两岸同胞“舌尖乡愁”的桥梁
- • 周巷苗木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盆景展与微景观手作工坊引众人瞩目
- • 孝感地区发现战国青铜器铭文,揭开“孝”字最早实物证据之谜
- • 孝感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 • 孝感皮影戏牵手《哪吒》IP,打造光影互动新剧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汉江生态廊道孝感段竣工:滨江步道焕新成市民休闲新地标
- • 云梦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业现代化,引入300台无人驾驶智能农机
- • 大悟织锦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年出口订单突破千万大关
- • 非洲农业官员研修班连续五年考察“孝感模式”: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
- • 应城市“云祭祖”平台上线,VR扫墓引领年轻人参与传统祭祀活动^[应城]^
- • “三节龙·跳鼓非遗工坊惊艳淘宝造物节,单品预售突破万件,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汉川莲藕跨境电商首单落地,直通纽约唐人街,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大悟县红色旅游年收入突破15亿,鄂北文旅新地标崛起
- • 孝感激光产业园投产,助力湖北高精度激光设备产业腾飞
- • 盐矿下岗工人再就业计划顺利实施,300人成功转岗现代农业合作社
- • 孝感非遗灯会跨年狂欢:无人机编队拼出“孝”字,点亮新年灯火
- • 澴河古航道复航工程启动,助力明清商帮文化重现辉煌
- • 孝感米酒行业标准升级:全国首个非遗酿造工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
- • 孝南区肖港镇“开秧门”祭神农,传承农耕文明祈丰收
- • 孝感老字号焕新:50家传统店铺华丽变身,打造国潮体验馆
- • 孝感历史名人数字展登陆大英博物馆,3D打印文物引全球关注
- • 《论语类考》——明代大儒陈士元的经典之作入选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 • 孝感综保区封关运营首日签约跨境电商项目12个,货值预估破百亿
- • 困难学生资助精准化,年度发放助学金1.8亿元,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徐海东大将纪念馆荣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云梦扶贫搬迁社区配建幼儿园,助力500名儿童顺利入学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山歌汇演,老兵领唱《送郎当红军》传承革命精神^[大悟]^
- • 孝感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破解家长“接送难”难题,助力教育改革
- • “楚剧进乡村”:惠民演出覆盖百村,经典剧目轮番登场
- • 孝南区“拿地即开工”改革扩面,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至15个工作日
- • 中欧班列(孝感)国际货运专列实现周班常态化运行,助力中欧贸易新篇章
- • 新建3所社区托育中心,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难题
-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成立,免费体检覆盖外卖员、快递员,守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 • 云梦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 • 应城市蒲阳小学戏曲社团惊艳央视舞台,汉剧《百日缘》绽放光彩
- • 信用积分换贷款:诚信农户可获50万无抵押低息贷,助力乡村振兴
- • 四姑镇柿产品加工园投产,助力5000农户实现户均增收万元
- • 湖北工程学院再攀高峰: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助力人才培养
- • 刘华清故居陈列航母模型,AR技术助力观众领略中国海军发展之路
- • 《天仙配新传》全国首部沉浸式孝文化实景剧常驻董永村演出,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
- • 孝南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2.8万户居民告别爬楼难题
- • 云梦县“楚剧进村”工程启动,老戏迷自筹资金建草台班子,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云梦]^
- • 黄龙湖龙舟赛非遗传承基地挂牌 青少年集训营开营,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出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迈向90%新高峰
- • 孝感麻糖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月均收入突破4000元
- • 汈汊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新增湿地公园面积300公顷,助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 智能柜助力消费扶贫,社区农副产品月销超200万元
- • 长江深水港孝感码头开港:万吨货轮直航上海,物流成本直降35%,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应城市杨河镇开启“零碳乡村”新篇章:屋顶光伏覆盖率达80%,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
- • 汤池温泉古法疗养体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养生瑰宝
- • 汉川市马口镇陶艺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儿童作品荣获省级工艺奖 展现非遗传承新活力^[汉川]^
- • 安陆粮油加工产业集群荣登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群榜单
- • 汉川市沉湖镇“渔家冥婚”纪录片引发热议,学者呼吁保护濒危民俗
- • 孝感东站新增旅游专线,畅游双峰山、天紫湖景区一步到位
- • 大悟县宣化店镇易迁点配套产业园投产,300户搬迁户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汉江生态廊道孝感段建成开放,骑行绿道串联8个文化景点,畅游生态与文化之旅
- • 大悟县爱心校车全域覆盖,83条线路保障山区学生安全上学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山歌汇演,老兵领唱《送郎当红军》传承革命精神
- • 应城设立2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材料项目发展
- • 消费扶贫新举措:智能柜助力农货销售,300个社区共迎丰收
- • 孝感公交化班线全面开通,票价下调40%,百万群众共享实惠
- • 中欧班列孝感专列首发,本地农产品直抵俄罗斯市场,开启互利共赢新篇章
- • 孝感“氢能走廊”启动:国电投、亿华通共建制氢储运全产业链
- • 孝感综保区B型保税仓启用:创新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现金流压力降低70%
- • 孝感市全面推进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改造工程,200所学校食堂焕然一新
- • 安陆市创新举措,设立乡村教师专项津贴,偏远教学点补贴最高达3000元/月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