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开放体验:跟随师傅学揉“银丝面”,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位于我国湖北省云梦县的鱼面制作技艺,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日,云梦鱼面非遗工坊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手工爱好者前来体验,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云梦鱼面,又称“银丝面”,是湖北省云梦县的传统名点,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据传,鱼面制作技艺已有千年历史,是云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技艺,云梦鱼面非遗工坊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手工艺。
走进云梦鱼面非遗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鱼面制作工具。工坊内,师傅们正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前来体验的游客。在师傅的带领下,游客们开始了学习揉“银丝面”的旅程。
揉“银丝面”是鱼面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师傅们具备高超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在师傅的指导下,游客们首先将面团揉搓成条状,然后将其分成若干小段。接下来,便是考验耐心和技巧的时刻了——将小段面团揉搓成细长的面条,使其达到“银丝”般的效果。
刚开始,游客们的手法略显生疏,面条粗细不一,甚至有些断裂。但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技巧。经过一番努力,一条条细如发丝、洁白如雪的“银丝面”终于呈现在眼前。看着自己的作品,游客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在鱼面制作过程中,除了揉“银丝面”,还有其他许多环节,如和面、擀面、切面等。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和经验,需要师傅们用心去把握。在师傅的带领下,游客们不仅学会了揉“银丝面”,还了解了鱼面制作的全过程。
体验结束后,游客们纷纷表示,此次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开放体验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还学会了如何制作鱼面,为今后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云梦鱼面非遗工坊的开放,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平台,也为鱼面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名点,让鱼面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开放体验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传统技艺传承与推广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看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
- • 汈汊湖荷花诗会盛大启幕,全国诗人共赋“千顷莲韵”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启动开发,开启城市新门户建设新篇章
- •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开启“托幼一体化”服务新篇章
- • 安陆市铝型材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工,德国技术助力汽车轻量化创新^[安陆]^
- • “以吃助农”:公益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一碗鱼面传递爱心与希望
- •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井下800米盐矿遗址揭开神秘面纱
- • 孝昌县小河镇“十全十美”婚俗重现,见证新人跨火盆饮合卺酒,传统文化焕发新颜^[孝昌]^
- • 战疫中的美食力量:孝感米酒日夜兼程驰援上海方舱
- • 孝感田间课堂开讲:农技专家手把手教贫困户种高产稻
- • 汉川河蟹节签约额超5亿,蟹王拍卖创3万元新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明河乡千亩油菜花田摄影攻略:无人机航拍最佳点位揭秘
- • 农学家黄润泽诞辰120周年:太空水稻种子的传承之旅
- • “中国雷达之父”毕德显手稿入藏孝感科技档案馆,珍贵历史文献得以永久保存
- • 中法文化年特别活动:孝感主题月巴黎盛启,30场活动共筑中法友谊桥梁
- • 德国博世零碳工厂落户中国:全流程使用绿电,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百万台
- • 孝昌小河镇非遗夜市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榜单
- • 孝南区东山头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启用,年转化废弃秸秆10万吨^[孝南]^
- • 《董永传说:跨越国界,多国联合申遗启动,入选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安陆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农业新典范
- • 孝感市创新举措,建立电梯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实时预警故障风险
- • 汉川“以工代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惠及17个村发放劳务报酬超千万
- • “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用服务时长兑换晚年照护”
- • 汉孝产业飞地挂牌: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孝感共建“研发+制造”协同示范区
- • 王母湖生态渔场华丽转身,退渔还湖助力渔民转产民宿年入10万
- • 孝昌孟宗文化园盛大开园,“哭竹生笋”孝文化实景剧首演引关注
- • “董永传说申遗进入冲刺阶段,跨国专家团实地考察非遗活态传承”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山歌汇演,老兵领唱《送郎当红军》传承革命精神^[大悟]^
- • 日本NHK拍摄《长江文明》纪录片聚焦孝感民俗: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之旅
- • 孝昌县花园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文化传承焕新颜
- • 中日(孝感)产业园开园:索尼、松下供应商集中签约,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安陆市王义贞镇冬至打糍粑,木槌石臼唤回传统年味
- • 刘华清故居陈列馆焕新升级,航母模型AR展示彰显海军建设辉煌成就
- • 汉川市马口镇光电产业园签约超30亿,Mini LED芯片项目填补湖北空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汉北河流域全域推广生态种养,化肥农药使用量连降三年,绿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 • 非遗工坊蓬勃发展,楚剧学徒收入喜人突破5000元大关
- • 大悟山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艺师精彩比拼红绿白三茶技艺
- • 孝昌县智能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20家珠三角电子企业集体入驻^[孝昌]^
- • 高校设立孝文化基因研究院,解码孝道传承生物学基础
- • 云梦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业现代化,引入300台无人驾驶智能农机
- • 云梦祥山博物馆镇馆之宝“睡虎地秦简”特展预约指南
- • 应城一中建成全省首个中学量子科普实验室,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孝南区肖港镇“开秧门”仪式:农民戴斗笠祭神农祈丰年
- • 大悟县宣化店镇火把节再现,村民夜绕梯田祈丰收
- • 孝感先进制造业产值突破2000亿,连续七年跻身全国百强,展现中部崛起新风采
- • 云梦县秦简文化走进课堂,学生体验2200年前法律条文的魅力
- • “6.11”网络淫秽案告破:20名跨省团伙成员落网,维护网络清朗空间
- • 孝感雕花剪纸国际邀请展开幕,30国艺术家共话“纸上乾坤”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开启内陆航运新篇章
- • 安陆粮油加工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级荣誉,助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 孝昌县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华中首台移动方舱CT助力医疗服务升级
- • 乡村厨神争霸赛开战:农家大妈凭柴火豆丝斩获10万元大奖
- • 大悟鄂豫边冷链物流枢纽正式启用,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驻村工作队考评机制优化,387支队伍获省级表彰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效
- • 应城市“双减”政策成效显著:课后服务全覆盖,家长满意度高达95%
- • 汈汊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新增湿地公园面积300公顷,助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助力项目周期缩短60天,提速城市建设
- • 孝感教育扶贫AI助手上线,千名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共筑希望未来
- • 国际孝文化论坛召开:中日韩专家共话“孝的当代价值”
- • 王母湖退渔还湖成效显著,消失物种回归引央视关注
- • 孝南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惠及3万户居民生活品质再提升
- • 全球首条“人工光植物工厂”投产,日产叶菜10吨,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安陆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农业新篇章
- •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300家制造企业接入“数字身份证”系统
- • 5G+北斗导航助力农业现代化,播种系统覆盖20万亩,效率提升50%
- • 云梦秦简荣登“国家宝藏”特展,数字复原技术重现战国竹简风采
- • 孝感双峰山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大悟县建成全国首座智慧型高山风电运维基地,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 大悟县宣化店镇红色剪纸展:百幅作品深情讲述徐海东将军的英勇事迹
- • “感动孝感”年度人物评选启动:首设新市民专项奖,彰显城市温情
- •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手稿回乡展,复原其天文观测仪器,传承千年智慧之光
- • “扶贫物业”模式创新:搬迁户参与社区管理,实现增收致富
- • 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云梦简牍展惊艳亮相:中华第一长文觚数字复原,沉浸式AR体验带你穿越千年
- • 台湾青年代表团体验孝文化,两岸青年共编竹简家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 黄龙湖马口陶非遗体验馆盛大开馆,亲手制作千年窑器,传承匠心精神
- • 首衡城华中农产品物流园年交易额突破800亿,辐射中部六省市场
- • 孝感市重磅推出“人才十条”,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突破5000人
- • 孝感农业无人机应用普及率全省第一,植保成本降低六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走进校园,3万市民参与健康筛查,共筑健康睡眠新风尚”
- • 云梦皮影戏《秦简传奇》创新剧本,五一假期连演30场,传承非遗魅力
-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速落地,助力孵化企业突破五十家
- • “招才引智”新政助力高层次人才:百万购房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全保障
- • 云梦秦简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15万人次,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汉川市职校技能大赛创历史,6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展现职业教育新风采^[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