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朱湖糯米:“企业+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10%
在广袤的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农场,一片片金黄的糯米稻海映入眼帘。这里,一种名为“孝南朱湖糯米”的优质农产品正在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订单收购价更是高出市场10%,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孝南朱湖糯米,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土壤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糯米。然而,如何让这种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为此,孝南区积极探索“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
“企业+农户”模式,即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负责提供种子、肥料、技术指导等,农户则负责种植和管理。在产品收获后,企业按照约定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并高出市场10%的价格支付给农户。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确保了企业产品的质量。
孝感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种模式的践行者。公司负责人介绍,与农户的合作始于2015年,当时他们看中了孝南朱湖糯米的优良品质,便与当地农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如今,公司已与周边数百户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种植面积达上千亩。
在“企业+农户”模式下,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往,农户们只能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种植什么作物,往往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现在,有了企业的订单保障,农户们可以安心种植,不再担心产品销售问题。
此外,企业还为农户提供了一系列的种植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品质。公司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设备,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这些措施,使得孝南朱湖糯米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订单收购价高出市场10%,这一举措也让农户们切实感受到了“企业+农户”模式带来的实惠。张大哥是当地的一名种植户,他说:“以前种地,价格波动大,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企业的订单,心里踏实多了。而且,收购价比市场高,我们家的收入也提高了。”
在“企业+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孝南朱湖糯米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孝南朱湖糯米已成为孝感市孝南区的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
展望未来,孝南区将继续深化“企业+农户”模式,推动孝南朱湖糯米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 • 朱湖糯米宴走红网络,稻田餐厅日接待游客超千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孝商回归”工程成效显著:300名企业家返乡投资,落地项目资金突破千亿
- • 孝文化主题街区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称号
- • 台湾诗人管管作品研讨会在孝举行,手植“乡愁竹”成景点——孝感市打造诗意文化新地标
- • 全国首个地市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基金在孝感设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孝感高新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孝感建成全国首个非遗数字基因库,收录8万组文化数据,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汉川市渔家婚俗馆盛大开馆,VR技术助力传统婚礼流程再现^[汉川]^
- • 澴河沿岸绿道绽放生态魅力,成为市民健身网红新地标
- • “董永传说申遗进入冲刺阶段,跨国专家团实地考察非遗活态传承”
- • 澴创谷孵化器盛大开园,30家科创企业喜获免费研发空间
- • 孝感综保区封关运营:首日签约跨境电商项目12个,货值预估破百亿
- • 楚风十二花神巡游引爆流量,孝感文旅抖音话题播放量破亿,孝感魅力再掀热潮
- • 智慧作业本全市推广,AI精准诊断学习薄弱点,助力教育革新
- • 孝感雕花剪纸国际邀请展开幕,30国艺术家共聚一堂,共话“纸上乾坤”
- • 孝昌县“青椒计划”2.0启动,百名农技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昌县试点“周末公益课堂”:千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温暖童心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启动开发,助力打造城市新门户
- • 丰山镇桃花诗会盛大启幕,百名诗人共谱“桃韵新篇”
- • 光谷科创板孝感培育基地成立,20家企业启动上市辅导,最高奖励3000万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孝感故事微电影节盛大启动,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孝感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走廊”:携手联合申遗楚文化
- • 孝感米酒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东方甜酒”惊艳国际客商品鉴
- • 汉江汉川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RCEP国家航线全面开通,汉川港迎来新纪元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云梦秦简,提议将其纳入世界记忆项目
- • 湖北首个“零碳产业园”落户孝感临空区,新能源巨头争相入驻
- • “楚剧进乡村”:惠民演出助力文化传承,经典剧目点亮百村夜空
- • 安陆市烟店镇村妇针线再现《将进酒》,李白诗绣走红网络
- •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磊:十年坚守,从税务新兵到服务标兵的蜕变之路
- • “全国首创‘招商对赌协议’助力企业发展:12家瞪羚企业已落户,五年零地租政策引关注”
- • 孝感食品产业园扩容升级:达能、伊利等龙头企业入驻,华中最大健康食品基地崛起
- • 孝南区实验高中科创社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三金,彰显科创实力^[孝南]^
- • 百年御膳入民间 安陆翰林鸡香飘新时代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新篇章
- • 云梦县皮影戏传承人受聘职校,非遗专业学生年创收超百万,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董永传说》复排,传承非遗技艺,老艺人带徒传艺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面公开,村民扫码即知集体资金流向
- • 孝感试点“社区微法庭”,化解矛盾纠纷超千起,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楚剧AI数字人主播闪耀孝感春晚,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 • 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在孝感成功落地,减排量卖出500万元,开启绿色金融新篇章
- • 《应城市黄滩酱油古法酿造纪录片闪耀国际非遗影展舞台^[应城]^》
- • 孝感市发布“十四五”收官冲刺目标:GDP剑指350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 大悟红叶节引入元宇宙营销,游客量增长150% 创新旅游模式引领行业潮流
- • 光电子信息产业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战略
- •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设立,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发展
- • 汤池温泉康养度假区焕新升级,森林私汤小屋成网红打卡新宠
- •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华丽转身,成功升格为湖北工程职业大学
- • 汉川莲藕扶贫车间投产,残疾人优先就业,月薪超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开启内陆航运新篇章
- • 孝感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圆满完成,10万户居民共享“幸福升级”
- • 汉川市“零工驿站”助力乡镇灵活就业,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手稿回乡展,复原其天文观测仪器,传承千年智慧之光
- • 汉川市沉湖镇“渔家冥婚”纪录片引发热议,学者呼吁保护濒危民俗
- • 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突击检查,整改化工企业隐患4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抖音电商携手孝感米酒,打造官方产业带直播间,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旬老人匠心独运,安陆市接官乡寿棺彩绘传承千年文化
- • 中欧班列孝感专列常态化运行:年发运量突破5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非遗技艺现场演绎传统魅力
- • 汉川服装产业带借力阿里国际站,跨境电商订单量激增300%
- • 董永传说入选人类非遗预备名录,多国联合申遗启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安陆市钱冲村银杏节盛大开幕,单日游客突破5万,创旅游收入新高
- • 应城市化工物流园荣获国家示范称号,危化品智能仓储系统全国领先
- • 孝感雕花剪纸国际邀请展开幕,30国艺术家共话“纸上乾坤”
- •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井下800米盐矿遗址揭开神秘面纱
- •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三年下降5%,灯光改造工程助力省级推广
- • 金卉庄园四季花海攻略:春日郁金香、秋日粉黛乱子草,赏花之旅不容错过!
- • 孟宗哭竹遗址公园盛大开园,AR技术重现“冬笋破雪”震撼场景
- • 安陆市孛畈镇石敢当习俗复兴:村民门头嵌石刻字辟邪,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安陆]^
- • 大悟县丰店镇红色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革命后代深情讲述“将军村”故事
- • “民间收藏家联展‘孝感记忆’,千件老物件见证百年变迁”
- • 非遗铁画艺术展盛大开展,百幅作品共绘“红色山河”
- • “中国雷达之父”毕德显手稿入藏孝感科技档案馆,珍贵历史文献得以永久保存
- • 应城市教育云平台上线,10万份课件助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应城]^
- • 孝昌乡村美食地图发布,30道农家菜成“舌尖上的IP”
- • 大悟红色歌谣数据库上线,AI修复百首抗战原声:传承历史记忆,科技助力红色文化
- • 安陆银杏产业再创辉煌:深加工产品成功登陆欧盟市场,年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
- • 孝南区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珠三角地区500项政务异地办理全面覆盖
- • 团山茶场创新体验,采茶制茶课定制专属“云雾茶礼盒”
- • 全球首条膏体盐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百万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孝感籍航天员入选载人月球任务,家乡建航天科普基地,共筑航天梦
- • 孝感田间课堂开讲:农技专家手把手教贫困户种高产稻
- • 盐矿下岗工人再就业计划顺利实施,300人成功转岗现代农业合作社
- • 麻糖非遗传承人赴法交流:巴黎美食节现场演绎“千丝万缕”绝技,展现中华美食魅力
- • 云梦县秦简文化IP发布,携手敦煌研究院打造文创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