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景区周边民宿升级,助力2000村民家门口就业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白兆山景区周边的民宿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民宿升级改造,这一举措不仅让景区周边的民宿焕然一新,更为2000多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白兆山景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景区周边的民宿业也逐渐兴旺起来。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民宿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难以满足游客的高品质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对景区周边的民宿进行升级改造。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白兆山景区周边的民宿纷纷进行了升级。首先,民宿的外观设计更加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其次,民宿内部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包括床品、卫浴、无线网络等,都按照高标准进行配置。此外,民宿还增设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民宿的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据了解,此次民宿升级改造带动了2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这些村民中,既有年轻力壮的青壮年,也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他们通过参与民宿的日常运营、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增收致富。
“以前,我们这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收入比较低。现在,民宿业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参与民宿工作的村民激动地说。
白兆山景区周边民宿的升级改造,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民宿业的兴起,周边的餐饮、交通、旅游纪念品销售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宿业的发展,当地政府还加大了对民宿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白兆山景区周边民宿的升级改造,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民宿业的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 • 农业科技小院助力乡镇发展,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工程完工,2.5万学生告别“冷水澡”,迈向美好生活
- • 安陆“稻虾共作”扶贫模式推广,3000亩基地助力千人脱贫
- • 云梦职校开设扶贫专班,助力乡村振兴定向培养500名乡村技工
- • 孝南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惠及3万户居民生活品质再提升
- • 云梦县绿色建材产业园签约超百亿,三棵树涂料华中总部基地落户^[云梦]^
- • 大悟油茶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0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
- • 华中最大冷链物流枢纽投运,生鲜损耗率降至3%以下,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哈佛燕京学社设立孝文化专项研究基金:传承中华美德,推动文化交流
- • 安陆市携手宁德时代共建新能源学院,定向培养电池技术人才
- • 汉川荷月糕重现宫廷秘方:百年老字号日销万盒成中秋爆款
- • 云梦县鱼面工业化项目成功落地,日产20万包速食面抢占电商市场
- • 孝感首个“零碳乡村”试点:光伏发电覆盖率超90%,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反诈宣传走进高校,5万师生共同签署“不参与帮信”承诺书,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 电商扶贫产业园挂牌,助力乡村振兴培育300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
- • 市领导突击检查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再掀高潮
- • 八旬老人坚守传统,三代同堂共烹百年柴火豆丝美味
- • 朱湖糯米糍粑节盛大开幕:千人共打糍粑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孝昌县与武汉高校共建“菜篮子”基地,日供果蔬200吨直供高校,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 • 孝感乡村美食争霸赛:农家大妈凭一道豆丝炒腊肉斩获金奖
- • 校园安防“四个100%”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筑牢安全防线
- • 孝汉同城化提速,临空经济区签约32个汉企转移项目,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云梦鱼面进军便利店市场:微波即食包成为成都白领加班新宠
- • “李白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 • 孝感建成25个扶贫夜校,农民学直播带货月入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昌县邹岗镇千亩油茶基地丰收,村集体年增收超2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孝南区杨店高龙:3D建模助力数字博物馆永久保存历史遗产^[孝南]^
- • 大悟县携手信阳共建大别山红色旅游经济圈,跨省景区联票上线,共绘红色旅游新蓝图
- • 云梦县教育创新,AI作业批改系统助力教师工作效率提升40%
- • 孝南区扶贫车间突破150家,助力5000名脱贫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汉川荷月文化节: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
- • 槐荫大道美食街TOP10榜单揭晓,糊汤米酒、豆丝成必尝美食!
- • 孝感市发布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2.8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应城膏雕技艺与3D打印强强联手,打造国潮文创系列产品引领潮流
- • “安陆市王义贞镇冬至打糍粑,木槌石臼成网红打卡点^[安陆]^”
- • 农村危房改造超额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孝感启动党纪学习教育“银发先锋”行动,千名老党员进社区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 • 台湾青年代表团访孝:两岸学子共编竹简家书,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孝南区东山头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年转化废弃物15万吨,助力绿色发展^[孝南]^
- • 中职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湖北代表队荣获三金,领跑全国
- • 千年银杏树下,安陆银杏宴开席,食客排队3小时尝鲜
- • 门板湾遗址揭示史前水利奥秘,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
- • 孝南朱湖湿地碳汇交易破亿元,企业竞购助力碳中和
- • 朱湖湿地民宿集群引资20亿元,助力武汉“后花园”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县招商新篇章
- • 汉川市马口镇非遗陶艺村开园,陶艺体验助农户增收万元^[汉川]^
- • 孝感美食主题公交上线:车厢变身移动米酒博物馆,带您领略地方特色美食之旅
- • 汉江生态游轮航线再升级,夜航赏灯秀楚剧表演,打造全新夜间旅游体验
- • 汉川服装产业直播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千名跨境电商主播培育新篇章
- • 孝感麻糖产业腾飞,年产值突破30亿元,海外市场拓展至欧美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班重现江湖,演绎《岳飞传》场场爆满,传统文化魅力再现^[孝昌]^
- • 2024年签约亿元项目746个,引资额创历史新高,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孝行天下”公益基金成立,助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 • 应城糯稻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华中最大米酒原料基地崛起
- • 孝感东站新增旅游专线,畅游双峰山、天紫湖景区一步到位
- • 应城市汤池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榜单,温泉民宿预订量翻倍增长^[应城]^
- • 大悟红色歌谣数据库上线,AI修复百首抗战原声:传承历史记忆,科技助力红色文化
- • 安陆市洑水镇小学生发明“智能防溺手环”,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 孝感首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助力主城与临空经济区无缝连接
- • 汉川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升级,年产值突破800亿元,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睡虎地秦简保护工程盛大启动,全球招募文物修复专家共筑文化瑰宝”
- • 孝南纸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我国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2%,1.8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 • “千企联千村”行动深化,500家企业携手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孝感校企合作扶贫新举措:贫困学员学汽修,毕业即进车企就业
- • 汉江生态廊道孝感段竣工:滨江步道焕新颜,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
- • 汉江生态经济带防洪提升工程全面竣工,筑牢绿色发展安全屏障
- • 孝南区东山头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年转化废弃物1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籍院士牵头组建“历史名人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
- • 孝感教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创新奖,开启教育创新新篇章
- • 应城市杨河镇“牛王节”复活,耕牛披红吃糯米糍粑,传承农耕文化魅力^[应城]^
- • 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全面覆盖全市水库、河道危险区域,守护生命安全
- • 德国汉学家翻译《孝感名人录》,为海德堡大学教材注入中华智慧
- • 孝感糯稻扶贫全覆盖,助力1.2万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云梦“免申即享”政策升级,全年兑现惠企资金3.2亿元,助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地热资源开发新篇章:孝感温泉小镇引中石化新能源公司入驻
- • 大悟县宣化中学引入“智慧食堂”,刷脸就餐杜绝浪费,开启校园新风尚^[大悟]^
- • 孝感试点“碳积分”制度,市民绿色出行兑换商品助力环保新风尚
- • 应城一中建成全省首个中学量子科普实验室,开启量子科学教育新篇章
- • 中欧班列(孝感)国际货运专列周班常态化运行,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孝感小龙虾扶贫联盟成立,200万尾虾苗免费发放助力脱贫攻坚
- • 孝昌机械制造产业园智能化升级,引入300台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率达90%
- • “孝感动天”新篇章:孝文化主题油画展盛大开展,50幅作品演绎传统美德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
- •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圆满完工,500公里防护栏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