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新区荣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年产值再攀800亿元高峰
近日,我国孝感高新区传来喜讯,该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标志着孝感高新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据悉,孝感高新区自获批以来,年产值已突破800亿元,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领域的璀璨明珠。
孝感高新区位于湖北省中部,是孝感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近年来,孝感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次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是对孝感高新区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孝感高新区自2016年启动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来,紧紧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目前,孝感高新区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
在智能制造领域,孝感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战略,孝感高新区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孝感高新区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在孝感高新区的引领下,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如湖北航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孝感高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统计,孝感高新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随着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获批,孝感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孝感高新区将重点发展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孝感高新区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孝感高新区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孝感高新区将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智能制造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孝感高新区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企业“走出去”,提升孝感高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总之,孝感高新区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是孝感高新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未来的发展中,孝感高新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为我国智能制造事业贡献力量。
- • 孝感消防员火场逆行英勇事迹感动全网,百万网友致敬英雄
- • 大悟县吕王镇红白理事会新规出台:婚宴每桌不超300元,减负获好评^[大悟]^
- • 府河烟火四百年 云梦杂烩味传荆楚
- • 元宵佳节将至,老澴河十里灯河璀璨绽放,无人机表演精彩纷呈!
- • 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园建成,10万亩低产林改造完成,助力乡村振兴
- • 楚王城遗址公园焕新颜,战国风华编钟表演每日三场再现古韵
- • 孝南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50亿,日韩美妆占据六成市场比重^[孝南]^
- • 海外华裔青少年“孝文化寻根团”连续15年不懈寻根之旅
- • 云梦鱼面速食包惊艳上市:一冲即食,楚菜风味随身携带,露营爱好者新宠诞生
- • 孝昌孟宗文化园盛大开园,“哭竹生笋”孝文化实景剧首演引关注
- • 膏盐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为周边10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新去处
- • 孝感米酒行业标准升级:全国首个非遗酿造工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
- • 大悟县丰店镇井神生日: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传承千年古韵^[大悟]^
- • 农业担保体系助力新型主体融资突破20亿元大关
- • 日本NHK拍摄《长江文明》纪录片聚焦孝感民俗: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对话
- • 汉川莲藕深加工车间助力脱贫攻坚,200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 • 孝感米酒益生菌研发成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引领功能饮品新潮流
- •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成立,快递外卖员将享免费体检福利
- • 孟宗孝文化园荣获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传承孝道文化再上新台阶
- • 安陆油茶产业升级,15万亩基地助力农户增收,人均增收8000元
- •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开启“托幼一体化”服务新篇章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班重现江湖,演绎《岳飞传》场场爆满,传统文化魅力再现^[孝昌]^
- • 孝感地区发现战国青铜器铭文,揭开“孝”字最早实物证据之谜
- • 八旬老艺人孝昌县采莲船即兴唱词赛夺冠,传承民间艺术魅力
- • 全球首条智能膏盐生产线投产,生产效率提升300%,引领行业变革新潮流
- • 应城市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开工,华中最大绿色“充电宝”正式落地^[应城]^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覆盖,扫码即可查询每分钱去向
- • 二十四孝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董永孝心宴、黄香温席糕成文旅新IP
- • 云梦县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校企合作助力文创产品开发^[云梦]^
- • 我国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实现100%,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至30种,健康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 • 央企保障房项目启动:中建三局承建10万套人才公寓,租金低于市场价40%
- • 府河湿地生态文化论坛:专家共议“湿地与诗歌共生”之美
- • 应城长江埠新材料产业园签约10个亿元项目,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孝感米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饮“天下第一酒”,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海外华裔青少年‘孝文化寻根之旅’连续举办12届: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故事馆盛大开馆,百件抗战时期农具见证历史沧桑^[大悟]^
- • 春意盎然,双峰山杜鹃花节摄影大赛火热征稿中!
- • 孝感米酒千年窖池开坛:非遗技艺酿出“中华第一醇”,年销破15亿元
- • 孝感残疾人扶贫车间:手工艺品远销欧美,残疾人生活焕发新光彩
- • 巾帼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乡镇,带动1.2万妇女就业
- • 鄂北粮仓数字农业平台上线,百万亩农田迈入智慧化管理新时代
- • 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健康扶贫成果显著
- • 退役军人之家:覆盖全国乡镇,助力退役军人生涯再起航
- • 孝南朱湖糯米:“企业+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10%
- • 孝感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200户村民喜迁“绿色社区”
- • 将军故里宣化店创新推出沉浸式红色剧本杀,传承红色基因
- • 大悟红色研学基地暑期火爆,接待青少年超10万人次
- • 茶颜悦色原叶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大悟红茶直供新茶饮市场,年采购额突破3亿元
- • 安陆市李白小学诗词擂台赛开赛,百名学子挑战飞花令,传承中华诗词文化
- • 孝感高新区扩容至1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价格下调20%,助力产业升级
- • 全国首个地市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基金在孝感设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海外人才驿站落户孝感,打造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 • 大悟茶旅融合新样本:万亩茶园变景区,茶农年分红超万元
- • 云梦县“秦简文化研学游”火爆,学生穿汉服学简牍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魅力^[云梦]^
- • 麻糖非遗传承人赴法交流:巴黎美食节现场演绎“千丝万缕”绝技,展现中华美食魅力
- • 孝感米酒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5000元
- • 考古实证:秦代迁陵县治遗址出土竹简揭开孝感先民生活细节
- • 千年神树,百年传承:安陆市钱冲村银杏祭祖礼的文化底蕴
- • 云梦县农产品加工园晋升国家级,年转化粮食50万吨创产值6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悟县高店乡“乡村健康小屋”正式投用,远程问诊三甲医院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大悟]^
- • 云梦皮影戏《秦简传奇》首演,全息投影技术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千年银杏树下,安陆市银杏诗会盛邀全国文人共赏诗意人生
- • 孝南区杨店镇“高跷狮子舞”闹元宵,千年非遗引万人围观^[孝南]^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面公开,村民扫码即知集体资金流向
- • 孝南区实验学校荣膺“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称号,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 • 云梦县“楚剧进村”工程启动,老戏迷自筹资金建草台班子,传承民间艺术焕发新活力
- • 云梦县“免申即享”惠企资金直达账户,全年兑付奖补资金2.3亿,助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云梦]^
- • 云梦职校开设扶贫专班,助力乡村振兴定向培养500名乡村技工
- • 孝感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插秧比赛、稻田音乐会引万人共襄盛举
- • 大悟红色教育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汉川莲藕合作社分红喜人:300农户领到“藕田年终奖”,最高8万元!
- • 德国博世零碳工厂落户我国:绿色能源助力新能源汽车电机产业腾飞
- • 孝感市发起“新二十四孝”标准征集,百万网民热烈讨论
- • 孝感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为800名学生提供温馨家园
- • 大悟中原突围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榜单
- • 安陆市城乡低保标准提升15%,1.8万困难群众受益社会温暖
- • 物理学家田长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落户孝感,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 • 孝感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沼气发电站建设稳步推进
- • 孝南区实验高中科创社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大放异彩,荣获三金佳绩
- • AI养殖系统助力猪场转型升级,实现死亡率降低15%,成本节省两成
- • 太白文化园《醉吟长安》国庆首演,夜幕下的诗意长安惊艳亮相
- •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手稿回乡展,复原其天文观测仪器,传承千年智慧之光
- • 孝感楚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首部《楚地孝文化通史》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 • 孝昌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下种菌菇:绿色农业的新模式






